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随着旅游业复苏,移动支付再掀大战。

2月6日晚,中旅旅行首发团抵达新加坡,驻新大使与新方各界代表亲自接见并送上纪念品。

 

新加坡旅游局国际司中国首席代表兼执行长潘政志表示,疫情前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游客来源国,新中旅游复苏与常态化将有助于本地旅游业的增长和商贸交流。

 

为了更好服务在新加坡的中国游客,中国大厂早就已经开始了布局,且在近段时间把新加坡市场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新高度。

 

比如,不久前,微信和东南亚网约车台Grab确立合作关系,中国游客可在微信上使用Grab小程序预定乘车服务,并使用微信支付来支付车费。此外,支付宝更是在去年10月就进一步扩大了与新加坡旅游局 (STB) 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中国游客打造更便利的旅游体验。

 

无论是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均选择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电子支付市场的重点,且从服务中国游客的角度切入。那么,两者在打法上具体有什么差异?谁能走得更远?

 

  

微信支付主打社交场景

 

在东南亚各国,微信支付主打社交消费。而在众多的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一直是微信支付业务落地的重点。

 

首先回顾一下微信支付在新加坡的布局。2016年,微信推出WeChat go微信出境游解决方案,覆盖中国游客出境的住宿、机场、景点、购物、餐厅、通信、保险、交通等多场景的解决方案。到了2019年,新加坡旅游局正式宣布加入WeChat go欢迎计划。

 

在这次合作中,微信上线了包括“体验新加坡”、“新加坡樟宜机场”、“玩转圣淘沙名胜世界”等多个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在线购票、场馆互动、特惠购物、抽奖活动等多种服务。此外,微信还与新加坡旅游局合作更新“智荟新加坡(MeetSG)”小程序。

 

为了进一步服务中国游客,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出行巨头Grab于2022年12月在微信中推出了一个“小程序”版本,允许用户在东南亚480多个城市预订其打车服务,而无需单独下载Grab应用程序。在Grab的小程序中,中国游客还可以通过微信支付来支付打车费用。

 

而微信支付和Grab的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Grab作为东南亚最受欢迎的叫车服务之一,为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八个东南亚国家的480个城市提供打车服务,是东南亚下载次数最多的应用程序。截至2021年,Grab的总用户数达到1.8亿,月交易用户量达到2400万。

 

以新加坡市场为例,Grab目前占据打车领域74%的市场份额。尽管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但新加坡用户使用Grab的平均行程数长达11公里,位居东南亚各国之首。随着中国游客的融入,Grab在新加坡的使用量会进一步增长。借助Grab来进一步打开新加坡市场,对微信支付来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战略合作。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腾讯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微信用户超过13亿。到了2023年使用微信支付的全球用户达到9亿。目前,微信支付可以在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管理13种不同的货币。“我们将新加坡视为微信的战略市场。随着中国重新放开,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能让中国游客更方便地在当地消费。” 微信支付东南亚地区总监Etienne Ng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道。

 

此外,据微信支付的一位发言人透露,在过去的几年里,微信支付一直在扩大其在新加坡的合作伙伴网络,并与当地组织保持密切合作,利用微信生态系统来支持他们的数字化工作,其中包括零售、食品和饮料 (F&B)、旅游、酒店等领域的业务。

 

比如,考虑到新加坡特有的小贩文化,微信也抓紧了和当地中小餐饮业的合作。2021年,新加坡政府在疫情肆虐时期推出「摊贩数码化转型计划」(Hawkers Go Digital)等活动帮助商户维持生计,当时超过半数商户开通全国统一的SGQR电子付费平台,其中就包括启用微信支付。

 

为了进一步和当地小型餐饮业紧密合作,推广微信支付的应用,微信在去年新加披美食节时期,推出“新加坡美食打卡”活动,涵盖连锁餐厅、小红书、米芝莲必比登推介名单上的新加坡小贩摊位。反过来,摊贩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多元化的生态系统及产品功能如小程序、视频号等接触微信用户,进而开拓新渠道以增加收入、推出客户忠诚度计划并推广其特色美食。

 

虽然微信支付团队在2018年曾表示未来三年只专注于服务国内出境游客,不覆盖海外消费者的本地支付活动,但显然,微信支付自2018年起就在东南亚各国布局,通过在当地申请牌照,慢慢渗透进当地居民生活。微信支付的海外扩张步伐不止新加坡,不止出境游。

 

  • 2017年,微信支付实现泰国境内全覆盖。

  • 2018年3月,微信支付获得马来西亚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 2018年8月,微信在马来西亚推出了”WeChat Pay My”的支付功能,这也是东南亚首个获得当地支付牌照的市场。

  • 2020年1月,微信支付与CIMB Niaga银行合作正式获得了在印尼的营业执照。

      

支付宝借助Alipay+进行渗透

 

另一边,支付宝也在不断进行海外扩张,是微信支付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据2020年初蚂蚁金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支付宝全球活跃的支付用户超过12亿人,海外约3亿,已支持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上交易。而到了2023年支付宝全球用户达到13亿,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移动支付平台。

 

而支付宝踏入新加坡市场的第一步动作和微信支付相同,即看准了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国际旅游合作。

 

早在2015年,支付宝就开始逐步接入新加坡。2019年,支付宝与新加坡旅游局正式合作,两者合作推出了“心想狮城卡”小程序,通过本地商户专属优惠增强了中国旅客在新的旅游体验。

 

如今走在新加坡的路上,可以经常看到支付宝(Alipay)的广告,也能看到不少商店贴着Alipay+的标志,代表着商店接受支付宝(Alipay)这一支付解决方案。但Alipay+不同于Alipay,前者是蚂蚁集团在2020年推出的跨境数字支付和解决方案,携手收单机构及支付服务商,连接全球线上线下商户与多元数字支付用户。

 

从支付宝最初进入新加坡市场到Alipay+目前的发展,支付宝正逐步实现“一部手机游新加坡”的目标。

 

2022年10月,支付宝背后的蚂蚁集团扩大了与新加坡旅游局 (STB) 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入了旅游局推出的国际旅游复苏项目SingapoReimagine,两者合作的最新阶段是“SingapoReimagine with Alipay+”联合营销活动。该合作保证海外的游客可以通过Alipay+用熟悉的移动钱包在新加坡进行交易。

 

这次合作后,目前新加坡通过Alipay+接受的手机钱包总数达到6个,包括韩国的Kakao Pay、马来西亚的Touch ‘n Go eWallet、中国大陆的支付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AlipayHK、菲律宾的GCash、泰国的TrueMoney。

 

在这之前,蚂蚁集团还和新加坡支付公司2C2P达成战略合作,将2C2P的全球商户、品牌以及蚂蚁集团的跨境数字支付Alipay+连接起来。据悉,该项战略合作源自2022年4月,蚂蚁集团在当时收购新加坡支付公司2C2P多数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对于Alipay+的成绩,蚂蚁集团国际业务总裁赵颖曾在2022年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FF)上提到,Alipay+的全球商户超过250万,覆盖范围包括1000多个在线平台、10多个主要机场、9万多家便利店、36万多家餐厅、近20万辆出租车和亚洲主要酒店品牌、百货商店、免税店和旅游设施。

 

由此可见,尽管微信和支付宝都从新加坡的旅游业切入市场,但两者打法较为不同。蚂蚁集团借助于新加坡旅游局 (STB) 的合作,已经把Alipay+的合作网络扩展至东南亚其他国家和东亚国家,间接服务的不仅是中国游客,还包括其他来新加坡旅游的海外游客。

 

此外,回顾整个东南亚市场的打法,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也有很大不同。相比微信支付热衷于拿到本地市场的支付牌照,支付宝更倾向通过投资的方式打造本地支付宝。比如,蚂蚁集团还投资了印尼电子钱包DANA、菲律宾电子钱包GCash、泰国金融科技独角兽Ascend Money、马来西亚电子钱包Touch'n Go电子钱包等。

  

双双布局,双双面对挑战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模式,谁能走得更远,目前还难下定论。但随着国内出境政策的重新放开,微信和支付宝与新加坡旅游局之间的合作肯定会更加紧密,且两者会在新加坡进行更深入的战略布局。

 

这是因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无论在数字经济政策,还是人口结构、文化环境等层面,都适合移动支付公司或者数字支付公司的发展。对于微信和支付宝来说,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地区,而新加坡是海外华人占主体的国家,华人旅客和华人居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这也保证了两者的基本使用受众。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旅游业在疫情之后的复苏,呈现出新的消费特点:一是传统团购店会进一步走下坡路;二是深度游的消费会更好。这两个都有赖于支付受理网络的复苏和进一步拓展,也给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支付企业创造了机会。

 

显然,新加坡有适合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发展的土壤,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仍然面临来自本地的挑战。

 

比起国内,微信和支付宝在东南亚当地不具备庞大的用户支撑。除了服务中国出境游客,本地客群几乎没人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据当地务工人员反映,大型综合商场和华人常光顾的小食阁,通常会引入这两种支付方式。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对于国内游客而言,不仅能感受到便捷的使用场景,而且享受汇率优惠。但这些优势并不适用于本地居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加坡公民可以注册微信账户,但却不能使用微信支付。据悉,微信支付目前只对部分国家或地区注册的账户开放,其中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马来西亚。相比之下,新加坡本地居民只要符合基础的资质要求,便可以注册支付宝账户。之后,再关联符合条件的银行卡或银行账户,新加坡本地居民便可以使用支付宝(Alipay)进行支付。

 

另外,早在国际旅游业复苏之前,东南亚各国在疫情期间都在积极推动移动支付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不管是在新加坡,还是东南亚其他国家,本地支付玩家正在崛起,且玩家数量不少,比如新加坡电信Singtel旗下的电子钱包Singtel Dash、Grab旗下电子钱包GrabPay、新加坡返现平台Fave旗下的移动钱包FavePay、新加坡星展银行DBS推出的手机钱包DBS PayLah!和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推出的电子钱包Pay Anyone等。由此看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东南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果从服务中国游客的角度看,支付宝在东南亚的布局生态更完整,微信依靠小程序也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始终有点过于碎片化。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通过融合多个东南亚国家的本地钱包,Alipay+更容易渗透进本地消费者的生活当中,也更容易挖掘出新的发展机会。而微信支付除了和Grab这样的本地巨头联手,应该还需要其他的举措来进一步加深市场的渗透。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征战东南亚的故事,未完待续。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Simmons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 7点5度。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咨询/开通企业服务会员
请添加下方商务企业微信
企业服务会员
助力销售转化再上台阶
bd@yfchuhai.com
咨询/开通企业服务会员
请添加下方商务企业微信
企业服务会员
助力销售转化再上台阶
bd@yfchuhai.com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