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一只小浣熊“撬动”美国健身市场。
2024年,17岁还在上高中的Zach Katagari和23岁Blake Anderson共同创立了Cal AI,至今下载量近1200万,并在今年8月创下单月收入300万美元的亮眼成绩,一度掀起美国的AI健康识别领域的热潮。
近两年来,也还有一些初创产品趁着热度乘胜追击,也同样快速跑通市场,收获了不错的数据。例如表现比较突出的BitePal,上线于2024年6月,稍晚于Cal AI,至今总下载量约312万,高峰时期单日下载超2.3万,总收入也近300万美元,属于这一赛道上收入能力较强的初创应用之一,且近几个月数据仍在持续攀升。
BitePal自从上线以来全商店总收入,图源:点点数据
前有Cal AI靠着短视频“病毒式”的营销传播在美国快速立足,在同一区域市场,BitePal又是如何用创新打出差异化竞争的呢?
减肥和动力之间,差一只“小浣熊”
BitePal是一款通过AI智能识别图片来追踪卡路里的应用。与同类产品类似,它能快速分析餐食成分并计算各部分热量,帮助用户科学管理饮食,尤其适合健身人群和减重人士使用。
然而,这类基于识别记录单一功能的健康应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市场已存在大量同质化产品,既有像Cal AI这样的新兴应用,也有拥有十几年历史深耕多年的老牌应用MyFitnessPal,后者已积累稳定用户群体,新应用很难实现用户转化;另一方面,这一领域技术门槛相对较低,随着AI聊天机器人的普及,用户只需将食物照片发送给这类工具,同样能获取营养成分数据,功能层面的复制变得极为容易。
因此,对于垂直类产品而言,如果在核心功能上难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突破,就需要在其他方面打造差异化优势。Cal AI选择了强化外部社媒营销,而BitePal则将重点放在了应用本身的游戏化的互动设计上。
这一点从BitePal的icon设计就能明显看出来。它没有像大多数健康类应用那样,突出AI、识别或健康等元素,而是采用了一只可爱的小浣熊表情作为主视觉,并围绕这一形象构建整个应用体验。这种设计不仅赋予产品更强的亲和力,也避免了传统减肥应用常有的机械感,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健康管理,而不是被刻意提醒“你在减肥”。
许多有减肥成功的经历表明,减肥往往需要“搭子”的陪伴,仅靠个人意志力很难长期坚持。由此,BitePal抓住了“陪伴感”这一关键点,以一只可爱的小浣熊作为用户的虚拟伙伴,通过持续的鼓励提供精神支持。
在提供核心卡路里识别功能的基础上,BitePal还会通过这只小浣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例如在识别餐食后,小浣熊会主动提示用户,如果加入某些食材,这顿饭会更健康。同时,应用还特别推出了间歇性禁食功能。用户可以设定自己的禁食时间段,而小浣熊会在禁食期间通过语言和表情不断加油打气,帮助用户坚持目标。
更重要的是,如果用户没能坚持到设定时间,应用也不会施加压力,而是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不必因偶尔的放松而感到羞耻或内疚。BitePal强调,这只是一个探索正念饮食的轻松方式,旨在以游戏化的体验帮助用户逐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此外,为了激励用户养成长期健康习惯,BitePal创新性地采用了类似“Q宠”的养成模式,需要通过日常“喂养”来维持与小浣熊的互动陪伴。用户可以先设定一个小目标,例如每天饮用1500ml水,系统会将其智能分解为6个阶段性任务,每250ml为一份。每当完成一个喝水任务,用户就能在应用中添加对应的水量标记,逐步达成每日目标。
虽然应用无法真实监测用户是否确实完成了饮水,但这种游戏化的设计巧妙地实现了双重效果。既通过虚拟宠物的成长需求激发用户的内在动力,又借助这种独特的陪伴体验,让健康管理过程变得更具趣味性和持续性。
总体而言,BitePal把握了Z世代年轻人偏爱宠物陪伴的心理特点,在基础卡路里识别记录功能之上,更聚焦于减肥过程中的情感支持。通过丰富的娱乐化互动玩法,以正向激励的方式引导用户长期坚持,逐步形成“打卡式”的健康生活习惯,最终助力用户将日常生活方式变得更健康。
真人减肥对比,让用户心甘情愿掏钱
点点数据显示,BitePal当前采用订阅制作为主要商业化模式,周订阅价格4.99美元,年订阅49.99美元,且会不定期推出折扣活动。由于健康类应用的核心特点是长期使用,用户在形成稳定留存后,多数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年订阅方案。
自上线以来,应用内购收入累计约213万美元,占总收入的71%。其中,美国用户贡献超50%的内购收入,其次是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这些区域的饮食习惯高度相似,不仅降低了用户教育成本,也为BitePal在特定市场的快速渗透提供了天然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BitePal一类的应用通常缺乏强社交属性,更多以“个人工具”的形式被使用。因此,基于Cal AI的成功经验,通过社交媒体扩大传播也已成为BitePal拓展用户规模的核心渠道。
insightrackr数据显示,BitePal在今年2月和7月分别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重点投放渠道在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体上,并将投着投放在西班牙、瑞士、比利时的等地,不难看出其正向着邻近的周边地区逐步拓展业务的趋势。
另外,BitePal的广告素材并未局限于常规的功能罗列,而是通过高度真实的用户场景内容触达目标群体。例如,素材中大量采用“减肥挑战记录”“前后对比变化”等真人实拍素材,展示用户坚持使用BitePal一段时间后,体态轮廓的改善,或是日常饮食从高热量到健康搭配的转变过程。这些内容不仅以直观的视觉对比强化了“效果可见”的可信度,更通过真实用户的亲身经历,传递出“普通人也能轻松坚持健康饮食”的共鸣感。
(BitePal广告投放素材,图源:insightrackr)
综合来看,BitePal在一年多时间内实现了超300万美元的收入,快速从这一细分赛道中脱颖而出。尽管与头部应用相比仍有差距,但它精准击中了用户痛点,通过游戏化的激励机制与减肥挑战模式,持续扩大用户资源池。其核心虽只是一个功能相对简单、易被复制的AI卡路里识别工具,却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卷”出了新花样。
未来,这一细分赛道还会出现哪些创新玩法,又会靠着怎样的商业化路径冲出重围?扬帆出海将持续关注。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子墨
版权申明: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扬帆出海欢迎行业优质稿件投稿。扬帆出海为您提供中国互联网出海权威资讯,提升出海认知;对接全球企业合作资源,构建企业本地化壁垒;10万+出海从业者社群,帮助打通行业人脉。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