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Temu宣布停止向美国客户直接销售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未来销售将由本地卖家处理。其平台已调整,仅显示从美国仓库发货的商品,此前中国直发商品被标记为“缺货”。这一调整是为了应对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货物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政策。

摘要
美国CBP取消了此前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必须采用正式报关程序并缴纳全额关税及费用。此前,Temu等平台依赖小额包裹免税模式实现跨境交易,年均交易规模达数千亿美元。调整后,消费者购买中国商品需承担高额进口费用,部分订单费用甚至超过商品价格两倍。
Temu的战略调整引发连锁反应,美国消费者需承担关税及清关费用,部分订单综合成本超过商品原价两倍,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供应链端也面临重构挑战,Temu此前依赖的中国制造基地直连美国消费者的模式受阻,美国本土供应商难以完全替代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
美国政府此次政策调整被解读为对华贸易战的延续,但其效果与初衷背离。一方面,取消小额豁免可增加关税收入,预计每年增收超45亿美元;另一方面,终端消费成本上涨加剧通胀压力,美国CPI中相关品类涨幅远超整体通胀水平。此外,依赖Temu平台采购低价商品的美国中小企业面临进货成本上升、选品范围收缩的双重压力。
Temu的调整预示着跨境电商行业从“轻资产”直邮模式转向“重资产”的海外仓模式,市场力量通过模式创新寻找新的平衡点。跨境电商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供应链效率、合规能力、本地化运营的综合较量。尽管Temu美国站商品价格上调,但其APP下载量仍保持增长,显示美国市场对高性价比商品的刚性需求。
53日,据外媒报道,Temu对外宣布将停止通过平台向美国客户直接销售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未来美国市场的销售将转由本地卖家处理。近期该平台网站及应用程序已全面调整,仅显示从美国仓库发货的半托管产品列表,而此前由中国直发的全托管商品则被普遍标记为“缺货”。
图片
而此次导火索,正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于5月1日发布的政策调整——自5月2日起,取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货物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待遇。
根据CBP最新公告,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必须采用正式报关程序(如11类或01类报关),并缴纳全额关税及费用。此前,日均超过180万件、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享受免税待遇,该模式支撑了Temu、Shein等平台年均数千亿美元的跨境交易规模。
Temu发言人证实,目前美国市场销售已全部由当地卖家承接,商品均从美国本土发货,并强调本地产品“无进口费用”及“交货时无额外费用”。此前,消费者购买中国直发商品时,需承担高达商品价值130%-150%的进口费用,部分订单费用甚至超过商品价格两倍。
“Temu始终在积极招募美国卖家入驻平台。”其发言人表示,“此次调整旨在帮助本地商户拓展客户群体、发展业务。”事实上,Temu在过去的一年间,一直在持续增加美国本土库存,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海关政策调整。

另据国内媒体报道,自426日起,大量Temu美国站全托管卖家遭遇商品下架,部分店铺下架比例超过50%,个别卖家全托管商品完全下架,仅有半托管链接得以保留。行业消息也显示,截至430日,Temu美国站的全托管店铺几乎全部处于“本店正在休息”状态,陷于业务停摆。

消费者与供应链双重冲击:美国市场面临阵痛期
Temu的战略调整在美国消费市场引发连锁反应。此前,美国消费者通过该平台可享受“无进口费用”的购物体验。政策调整后,消费者需承担关税及清关费用,部分订单综合成本甚至超过商品原价两倍。
而该转变直接冲击美国低收入群体。根据市场调研机构Numerator数据,Temu用户中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群体占比达62%,其购物车平均金额仅为28美元。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或将被迫转向沃尔玛、Dollar General等实体零售渠道,或承受消费降级压力。
与此同时,供应链端同样面临重构挑战。Temu此前依赖的模式——通过中国制造基地直连美国消费者,实现7-15天快速交付——遭遇政策壁垒。尽管平台宣称将扶持美国本土卖家,但行业数据显示,美国本土供应商仅占Temu总SKU的12%,且主要集中在家居、园艺等非标品类,难以完全替代中国制造的规模优势。
美国政府此次政策调整被解读为对华贸易战的延续。特朗普曾表示,希望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制造业回流。现实情况却呈现复杂图景:Temu的转型案例显示,企业正通过海外仓布局、供应链本地化等方式规避关税影响,而非直接回流美国制造。
政策效果与初衷的背离,暴露出美国贸易政策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取消小额豁免确实能增加关税收入,CBP预测此举每年可增收超45亿美元;另一方面,终端消费成本的上涨将加剧通胀压力。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7%,其中服装、家居用品等品类涨幅达5.2%,远超整体通胀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调整对美国中小企业造成“误伤”。依赖Temu平台采购低价商品的中小零售商,正面临进货成本上升、选品范围收缩的双重压力。全美零售联合会(NRF)警告,若跨境电商渠道受阻,美国消费者每年将多支出230亿美元用于日常消费品采购。
作为拼多多海外版,Temu其凭借“Team Up,Price Down”的社交裂变模式,在两年内聚拢近2亿美国用户,覆盖家居、3C、服饰等全品类。此次政策突变迫使平台从“轻资产”直邮模式转向“重资产”的海外仓模式,预示着跨境电商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当政策壁垒试图重塑贸易流向时,市场力量正通过模式创新寻找新的平衡点。业内专家指出,跨境电商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供应链效率、合规能力、本地化运营的综合较量。
美国消费者的选择权正在被贸易政策重塑。尽管Temu美国站商品价格已平均上调15%,但其APP下载量仍保持每月8%的环比增长,显示美国市场对高性价比商品的刚性需求。这种供需矛盾,或许将倒逼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关税工具的有效性。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跨境电商头条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跨境电商头条。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