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腾讯在4月下旬对混元大模型进行架构调整,新成立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同时将大数据、机器学习平台部等重组为数据平台部和机器学习平台部,强化技术底座,支持混元大模型的训练。此次调整标志着腾讯AI战略从业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摘要
此前混元团队以虚拟组织形式横跨多个部门,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目前混元团队吸纳了AI行业技术带头人,但仍缺少像阿里、百度、字节那样有声望的基础技术“大拿”。在大模型竞争中,混元的更新节奏相对滞后,需要加速补齐短板。
腾讯加快了对微信元宝的布局,4月16日上线了AI助手“元宝”,用户可将其添加为好友互动。微信元宝搭载混元和DeepSeek双模引擎,但功能相对简化,更像“聊天机器人”。其设计注重拟人化,但目前体验仍有不少问题,例如上下文记忆不准确。
腾讯旗下的多个应用(如QQ浏览器、QQ音乐等)已接入DeepSeek和混元大模型。微信元宝的推出被视为腾讯整合AI Agent、落地AI助手的重要场景。不过,目前微信元宝的功能仍有限,尚未支持一些场景化的快捷操作。
腾讯在AI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2024年资本开支达到767亿元,计划2025年进一步加大资本支出。然而,在B端市场,竞争对手已凭借技术优势拿下大笔订单,腾讯的AI解决方案仍主要集中在游戏和泛娱乐领域。腾讯需要加快技术攻坚,提升产品与大模型的结合能力,以抓住行业规则制定的窗口期。
4月29日,靴子落地。腾讯宣布混元新成立了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同时将大数据、机器学习平台部、AI Lab、安全平台部、信息安全部等几个部门,重组为数据平台部、机器学习平台部两个部门,构建技术底座,为混元大模型训练提供算力与数据支撑——新成立的多个部门负责人均向混元大模型负责人、腾讯公司副总裁蒋杰汇报。
腾讯内部人士向《财经天下》透露,此前混元团队是以虚拟组织的形式,横跨在TEG的大数据、机器学习平台部、AI Lab等多个部门中。“数据学习和AI Lab还曾为争夺混元主导权进行过‘赛马’,各个条线建设了一些独立的‘小模型’,造成了较大比例的资源浪费。”
而此次腾讯调整混元模型团队,重心放在了研发体系的重构。这也意味着腾讯的AI战略将从业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对于AI底座的研究将被强化。
腾讯内部人士对《财经天下》透露,近期混元也吸纳了AI行业内的技术带头人物。
“混元大模型缺少一些像阿里、百度、字节那样的有声望的基础技术‘大拿’。混元好几个条线的业务负责人是工作了十几年的‘老腾讯’,更擅长做具体业务。负责人中做技术算法优化的比较多,但他们更擅长的是搜索和广告算法优化。”
混元加速调整也源于,近期海内外科技大厂纷纷进入新一轮大模型重大升级周期。DeepSeek-R2被曝有可能在5月上线,更带给了各家强烈的紧迫感。
4月17日,字节发布了最新推理模型Seed-Thinking-v1.5。4月25日,百度发布了文心大模型4.5 Turbo与文心大模型X1 Turbo。4月29日,阿里一口气更新了包括2个混合专家(MoE)模型和6个稠密(Dense)模型在内的Qwen3系列模型。
不约而同地,几家大模型都将性能标准向DeepSeek-R1看齐,同时主打推理成本大幅下降。
而腾讯的上一次模型重要更新还停留在3月21日。当天,腾讯推出了强推理模型“混元T1”正式版,其更多沿用的是腾讯的“快思考”模型混元Turbo S架构。
相比于竞争对手在大模型、应用赛道上的“万箭齐发”,混元的实力显得身位尴尬。在微信对话框进行AI搜索时,腾讯也还在提供DeepSeek-R1和混元T1两种选择。这都倒逼混元需要加速补齐短板,拿出更强技术底座、更优体验的模型产品。
从3月到4月,腾讯在AI应用领域的布局已经显著加快。腾讯旗下的QQ浏览器、QQ音乐、ima(腾讯智能工作台)、腾讯文档、腾讯地图等均先后接入DeepSeek和混元大模型。
近日腾讯又在微信中增大元宝社交互动,在TEG成立多模态新部门,也让外界猜测,腾讯希望在AI Agent、AI应用等方向取得更多斩获。
在海内外大模型发布节奏越来越密集,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腾讯需要一场更为坚决的技术攻坚,让自身产品与大模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抓住制定行业规则的窗口期。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财经天下WEEKLY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财经天下WEEKLY。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