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千寻智能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京东领投、多家顶级机构跟投,老股东超额加注,彰显资本对其技术落地能力的高度认可。

摘要

 

京东物流提供全球最大“试炼场”(无人仓、无人超市、末端配送),以真实场景痛点(高成本、复杂作业)加速千寻人形机器人Moz1的验证与规模化落地。

 
Moz1凭借26自由度、1:1负载比、VLA大模型“边想边做”能力,实现“一机多能”,突破传统机器人作业局限,具备行业稀缺的全栈技术实力。

 
行业融资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加速吸金,中小企业遇冷;千寻处于小规模交付阶段,符合人形机器人从技术验证到量产的正常周期,2025成落地关键年。

 
政策(标准出台)、供应链(成本降至20万内)、技术泛化能力三大门槛下,头部企业通过资金-技术-场景整合或成行业巨头,京东与千寻的绑定预示产业链融合新范式。

 

7月21日,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千寻智能(Spirit AI)宣布完成近6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领投,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简称“中网投”)、浙江省科创母基金、华泰紫金、复星锐正等知名机构跟投。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Prosperity 7 Ventures(P7)、顺为资本、华控基金、华发集团、千乘资本、靖亚资本、弘晖基金等老股东纷纷超额追加投资,充分彰显了老股东对千寻智能发展潜力的持续认可。

 

本轮融资由高鹄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次融资不仅为千寻注入强劲资金动能,更凸显其在具身智能赛道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构建“资本 + 产业”的深度协同生态,千寻智能将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的双向突破。

 

当前,千寻智能的投资方已涵盖华为、小米、宁德时代及京东等顶级产业投资机构。从投资逻辑来看,当下资本已形成共识—— 聚焦 “能落地的技术”,这无疑对企业的综合研发实力、本体制造能力及产业链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而千寻智能恰好具备这三大核心优势,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中具备一定的稀缺性。

 

值得注意的是,与千寻智能技术同源的美国Physical Intelligence(PI),在 2024 年底估值已达 24 亿美元(约合 172 亿元人民币)。对比之下,千寻智能价值被严重低估。这也是资本提前布局下注抢占价值洼地,并锁定千寻智能这家可能重构具身智能行业格局的“关键钥匙”的主要原因。

 

人形机器人能否成为优化成本的最优解?

 

人形机器人的实用价值,从不是在实验室的理想环境中被验证的,而是在真实产业场景的“泥泞” 里打磨出来的。而京东的入局,恰好为千寻智能提供了最大的人形机器人“天然试炼场”。

 

图片

 

位于上海嘉定工业区的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4万平方米的空间内,数百台AGV无人车穿梭往来,六轴机械臂正高效执行入库装箱、拣货、混合码垛等作业。仅这一个自动化无人仓,单日就要处理超过百万件包裹,覆盖从重型货物搬运到精密零件分拣、从高低温仓储环境到密集货架布局等多样场景。场景的复杂性与任务的多样性,对机器人的负重能力、抓取精度、环境适应力都提出了极高考验。

 

图片

 

京东X 无人超市自 2017 年 10 月在北京开设首家门店后曾快速扩张,但 2018 年之后因运营成本过高,规模化落地节奏放缓。尽管售卖环节可通过智能化运维实现数字化管理,但动态补货、临期商品识别整理等环节,仍需依赖人工定期盘点。近年来,随着多模态大模型的融入,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的任务处理能力显著提升,若能实现规模化部署,势必能降低京东无人超市的整体运营成本。

 

此外,即时配送“最后一公里”中,社区服务点的货物装卸、楼道与街道的复杂导航,更是对机器人避障、续航、人机协作能力的综合挑战。目前四足机器人虽已初步探索物流配送 “最后一公里”场景,但在复杂路况环境下,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京东的这些痛点,并非所有机器人企业都能解决,这更需要企业同时具备大模型研发能力、本体制造能力与产业化落地能力。纵观国内,拥有AI+机器人生产力级全栈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企业仅此一家。因此,押注千寻智能,或许将成为京东第二增长曲线的主要动能。

 

Moz1人形机器人加速千寻智能市场化验证周期

 

千寻智能认为,2025 年作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元年,其核心意义在于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应用场景,通过实际落地验证打磨技术与产品,这正是产业实现规模化落地的重要前提。

 

7月初,千寻智能正式发布旗下首款商用级人形机器人Moz1。该机器人依托自研的全身运动控制系统与VLA具身大模型Spirit v1,实现了从自然语言指令到精细动作的直接映射。

 

图片

 

从硬件关节来看,Moz1采用26自由度构型,搭载了自研的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负载自重比达1:1。这一配置使其具备强劲的带载能力,在速度、精度、安全性及仿生力控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图片

 

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作为国内首个高性能全身力控机器人,Moz1配备了国内领先的高精高速WBC全身运动控制系统,支持全身零延时遥操作,动作表现丝滑柔顺。

 

图片

 

而在感知与决策层面,千寻智能联合创始人高阳参与联合研发的OneTwoVLA(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成功实现了 “边想边做”的具身智能。该模型将视觉、语言与行动融合为统一的高效智能系统,让机器人能在复杂环境中实时完成感知、判断与动作微调,灵活适应动态变化的任务需求。这种感知决策模式与人类行为逻辑高度相似,使其能够应对更为复杂的作业任务。

 

京东在智能物流分拣、无人零售店补货及终端配送等环节面临的高成本问题,有望通过Moz1 人形机器人得到缓解,进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凭借全身力控技术与自研VLA模型的泛化能力,Moz1可实现货物搬运、精细分拣、辅助配送、设备巡检等综合作业。相较于传统AMR和 AGV 形态的产品,Moz1的作业形态更为多元,能达成 “一机多能”的效果;且随着后期群体协作技术的加入,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自动化领域的关键一环。

 

从行业规律来看,从第一台原型机下线到规模化量产,通常需经历1-3年周期:其中技术验证与优化阶段需6-12个月,随后进入1-2年的小规模交付期,2-3年后再推进批量化交付。当前,千寻智能正处于小规模交付的落地验证阶段,完全符合人形机器人落地验证的正常周期。

 

2025年将是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终极之战”

 

2025年已过半,具身智能赛道的融资首次出现降温迹象:中小企业融资进度明显放缓,而具备规模的行业头部企业融资节奏却在加快,市场已呈现出一定的马太效应。这种分化态势,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资本对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的普遍焦虑。不过,资本的冷静也正推动行业回归理性,那些仅靠概念炒作的项目逐渐被市场淘汰,真正具备技术落地能力的团队开始凸显其核心价值。正因如此,2025年被视作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能否实现落地突破的关键一年。

 

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在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东物流已把 “具身智能” 当作推动未来物流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之一。接下来,京东物流会持续加大在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重点打磨和物流环节紧密相关的技术应用 —— 比如视觉识别、传感器集成、数据处理以及 AI 算法优化等。

 

通过不断创新,京东物流希望让物流操作能实现自主决策,做到高效又精准;同时提升自动化设备的适应能力和操作效率,降低差错率和能耗,推动物流各环节的智能化发展。曹鹏同时提到,下一步京东物流会加快智能设备的应用和部署,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

 

图片

 

千寻智能创始人兼CEO韩峰涛表示:“由衷感谢所有投资机构的信任与支持。这次众多重量级产业及投资机构携手入局,不仅是对千寻智能现有能力的认可,更折射出产业界对具身智能赛道未来价值的高度共识。未来,千寻智能会始终坚持‘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一方面,我们会持续探索 VLA 模型的能力上限,不断突破机器人硬件性能边界,以技术实力筑牢发展根基;另一方面,我们将以高附加值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实际情境的打磨实现产业化落地,让技术价值在应用中充分释放。”

 

结语与未来:

 

作业泛化能力、产品成本及市场接受程度,是制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落地的三道核心门槛。从当前发展态势来看,依托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优势,未来2-3年人形机器人的终端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因此成本问题并非产业落地的主要障碍。

 

市场接受程度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整机性能与标准化作业能力。随着《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具身智能”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行业强制标准将加速完善,这将为市场接受度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而作业泛化能力作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恰恰是其落地的关键所在,也是众多中小企业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笔者认为,唯有产业头部企业凭借充足的资金储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广泛的资源整合能力,才有可能攻克这一核心难题,推动产业实现实质性突破。

 

京东投资千寻智能,让我们看到了产业链从产品到落地场景的融合潜力,也让我们隐约感知到一个具身智能行业巨头正在形成。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机器人大讲堂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机器人大讲堂。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