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截止到2021年12月,中国母婴市场规模为4.9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9.5%。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呈上升趋势,截止到2021年12月,中国母婴市场规模为4.9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9.5%。

  

预计在接下来的3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将会继续上升,到2024年,中国母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6万亿元。

 

 

然而,母婴市场的火热,却挡不住昔日巨头的陨落:

 

2017年,母婴商城「红孩子」被苏宁收购;2021年8月,欠债数千万,「贝贝网」创始人不知去向;2022年9月10日,顶着“北大学霸CEO”光环的「蜜芽」宣布停止其App服务。

 

正如蜜芽给出的APP停服理由是”用户的购物习惯已经发生改变“,如今的母婴市场,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万亿母婴市场,藏着哪些新出路?

 

对于万亿级别的母婴赛道,历来都是各大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

 

然而,随着这些年宏观环境的变化,母婴市场也涌现出不少新态势:

 

01、出生率持续走低,人口红利殆尽的情况下,母婴市场未来或将面临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即使「三胎」已全面放开,但从近些年的数据来看,尚未取得较好的成果。

02、与其他行业相比,母婴市场互联网化较为落后——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产品与服务融合、线下与线上融合将成为母婴童零售渠道的发展趋势。

03、目前生育市场中,90后成为了主要目标群体。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中国孕妈及0-3岁孩子妈妈中,有52.9%为90后,23.0%为95后,预计未来两年比重将逐步增加。

 

不仅如此,和其他年龄段的妈妈群体相比,90 后妈妈有以下显著特征:

 

  • 学历更高,注重科学育儿;
  • 工资水平相对较高,消费能力更强;
  • 需求多元且细分,注重产品及服务安全性的同时,也关注是否时尚、好看;
  • 社交需求高,喜欢通过社群、抖音、小红书等渠道获取及分享育儿知识。

 

不同的市场大环境、新的渠道打法以及新的目标客群,万亿母婴市场早已不是当年模样。

 

 

要说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母婴品牌,Babycare肯定位居其列——其仅用4年时间,跻身天猫亿元俱乐部,短短6年,年度GMV超50亿元。

 

2021年双十一,Babycare销售额突破9亿元,位居母婴亲子行业Top1。这是Babycare连续4年拿下该类目的冠军,稳坐母婴行业头把交椅。

 

销量榜位居榜首的背后,是极快的用户增长——多家媒体曾报道,从2017年到2019年,Babycare的用户从100万增长到了1000万,如今全渠道用户数更是高达4500万。

 

Babycare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哪些秘密?

 

Babycare:稳坐母婴行业 TO1的秘密

 

Babycare,成立于2014年,由华人产品设计师李阔(Luka·lee)创立,旨在成为一个有感情和价值观的母婴品牌。

 

据了解,Babycare发展至今,产品已覆盖-1至6岁育儿周期,包含孕产、尿裤、纸巾湿巾、喂哺、玩具、出行、家居等,涵盖母婴行业33个二级类目,近600个三级类目,是母婴领域极少数坚持一站式全品类战略并成功实施的品牌。

 

Babycare这些年的迅猛发展,不仅成功俘获了消费者的心,也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青睐——2021年2月,Babycare宣布完成B轮7亿元融资,其估值大幅攀升至30亿美元。

 

(Babycare经典产品系列)

 

说起Babycare的成功,据品牌方舟分析,以下3个做法功不可没:

 

01、设计驱动;

  

“高颜值”是不少用户对Babycare产品的第一印象,其产品颜色靓丽但不刺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abycare首席品牌官Iris曾公开表示,“公司团队有着非常强的设计师基因,Babycare认为,好看的颜色有助于孩子的美育教育。此外,颜值只是被看到的冰山一角,Babycare更在乎冰山底下的东西,那就是设计的背后,是不是抓住了用户的需求。”

 

据了解,Babycare网罗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及插画师,其中外籍设计师就有40多位。2021年,Babycare研发投入较2020年增长55%,研发设计人员数量超200名,是典型的设计驱动型公司。

 

 

02、把“物以类聚”变成了“人以群分”;

 

大部分公司以市场容量来判断要不要做一个产品,我们以用户需求做判断。”Iris说,Babycare做产品有两个核心思路,一个是用户思维,一个是需求大于赛道。Babycare相信,只要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做出了解决用户问题的产品,赛道就会是一个结果。

 

另外,Babycare拓展新品类的思路也十分值得学习——Babycare把大多数品牌“物以类聚”的商业思路,变成了“人以群分”,把“用一个品类多种产品覆盖更多人”,变成了“满足一类人的所有需求”。

 

一个家里有宝宝出生,基本上什么都要换一遍,我们要做的,就是围绕着这个人群的需求,不断为他们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提案。”

 

 

03、全球化供应链改造整合;

 

母婴行业虽说是一个行业,但不同品类之间供应链几乎完全割裂。基于此,Babycare在供应链方面也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整合。

 

Babycare的核心战略之一,正是采取了C2B2M模式:

 

C,指的是用户思维,用户不是第一或第二的比较级,而是一切问题的起点和终点;

 

B,指的是品牌方需要模式创新,“存在即不合理”;

 

M,指的是 “连接”的能力大于“拥有”的能力。

 

其整体内涵,正是通过对用户的深刻洞察,找到「存在即不合理」的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并凭借全球优质供应链的连接能力,实现产品的落地——这也是Babycare认为其在母婴行业激烈竞争中的护城河。

 

 

通过设计驱动,让用户耳目一新,注意并记住这个品牌;

 

通过“人以群分”,用多品类去“满足一类人的所有需求”;

 

通过深刻洞察,重新设计产品,再用其供应链实现落地。

 

这3招,也是Babycare常常为人称道的三个成功秘诀。

 

当然,Babycare的成功因素远不仅如此,每个企业都是特殊且独特的,其思路可以借鉴,但具体做法,还是要看每个企业所掌握的能力和资源。

 

正如小马宋曾在其著作《营销笔记》中提到——“做什么事,不能基于美好的愿望,而是要基于能力和资源。老鹰可以吃到兔子,鲨鱼却吃不到,但鲨鱼不应该羡慕老鹰,而是应该努力捕捉更多的鱼。”

  

风云变幻,母婴赛道进入升级整合阶段

 

根据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母婴新消费白皮书》,母婴市场的发展,至少已经走过了4个阶段——

 

01、起步期:1990-1999年;

 

母婴专卖店几乎没有,产品以主流的奶粉、尿裤为主,海外品牌占领大部分市场。

 

02、发展期:2000-2009年;

 

电商渠道兴起,母婴品牌大量出现,品类大幅扩充,线下母婴店在一二线城市快速铺开,逐渐形成区域连锁;

 

03、繁荣期:2010-2018年;

 

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母婴高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重要的信息渠道。

 

04、新消费时期 :2019年至今;

 

新人群、新渠道、新产品,让母婴市场进入整合升级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母婴市场规模早已超过万亿,面对这样一个诺大的市场,各大品牌们都拿出看家本领一较高下。

 

通过对Babycare的剖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哪个领域与行业,都离不开对产品和用户的用心。

 

用心做好产品,去研究用户、去跟用户站在一起,拿出让他们满意的解决方案。

 

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但现实中却少有人做得到。

 

或许正如曾听过的一段对话: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问巴菲特:“既然赚钱真像你说的那么简单,长期价值投资永远排在第一位,请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赚不到钱?”

 

巴菲特回答:“因为人们不愿意慢慢变富。”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品牌方舟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品牌出海观察。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咨询/开通企业服务会员
请添加下方商务企业微信
企业服务会员
助力销售转化再上台阶
bd@yfchuhai.com
咨询/开通企业服务会员
请添加下方商务企业微信
企业服务会员
助力销售转化再上台阶
bd@yfchuhai.com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