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2025年3月“清仓式”看空人形机器人,引发具身智能投资退潮的讨论,认为该赛道商业化周期漫长,当前投入性价比低。

摘要

 

具身智能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但长期受限于技术瓶颈发展缓慢,近年大模型技术突破为其迭代升级提供机会,让机器人更智能、动作更灵活,运动控制能力更强,2025年蛇年央视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引发广泛关注,成为投资圈的关键时刻,推动部分具身智能项目估值攀升。

 
受行业热潮推动,具身智能初创企业融资节奏加快,如它石智航成立50天获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原力灵机成立未满半年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千寻智能成立约一年完成5.28亿元Pre A轮融资,智元机器人2023年成立,2025年3月完成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后估值达150亿元,较上一轮翻倍,如今即便是初创阶段的项目,投资门槛也水涨船高,头部资本成为行业主导力量。

 
尽管具身智能技术在科研场景有集中落地,但头部企业尚未探索出可规模化变现的商业模式,如宇树科技产品主要面向高校、能源、医疗、消防等领域,科研类高校是订单主力,其虽已实现批量交货,但赛道内多数玩家仍停留在研发阶段,量产交付能力企业寥寥无几,行业发展注定是渐进过程,不过这也存在新机会,投资机构可将目光投向人形机器人的上游产业链,如零部件公司今年拿到不少融资。

 
具身智能复刻着大模型创业初期的资本狂热,有着相似的技术想象、估值泡沫和尚未被验证的商业化谜题,但随着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活动承压,投资机构出手愈发谨慎,具身智能的投资正在从团队、技术转向交付,关注技术在细分场景的落地能力,如松延动力因出色表现拿到大量订单,银河通用人形机器人进驻无人药店,今年被视为机器人交付元年,达到一定交付量后,企业需聚集签约方与用户探讨需求、成本等问题,谁能快速稳定交付、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谁就能在竞争中占优,有投资人认为下一轮投资窗口期可能出现在量产阶段。

 

今年3月,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清仓式”看空人形机器人的言论引发市场热议,关于具身智能投资退潮的讨论愈演愈烈。不少观点认为,这个赛道商业化周期漫长,当前阶段的投入性价比越来越低。

 

但实际上资本动向却逐渐火热。2025年以来,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持续获得融资。宇树科技完成C轮融资,估值突破百亿元大关;银河通用于6月拿到宁德时代领投的11亿元新一轮融资。

 

与此同时,京东、美团、腾讯、华为等巨头,也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除了投资初创公司以外,大厂和大厂前高管们也躬身入局。

 

Tech星球通过IT桔子创投数据服务平台梳理发现,截至2025年7月3日,国内具身智能行业年内投资事件已达114起,超过2024年全年91起的总量。

 

一边是“退潮论”甚嚣尘上,一边是头部企业融资不断。尚未入场的投资机构陷入两难困境:他们既担心具身智能商业化周期太长,投进去的钱短期见不到回报;又怕错过行业爆发的机会,只能旁观先行者收割红利。

 

于是,从行业巨头到初创团队,从投资人到创业者,都试图在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淘金热”中,找到风险与机遇的平衡点。一位早期VC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向Tech星球坦言“具身智能项目的技术迭代速度、商业化落地路径都充满未知,但站在行业爆发前,没有人愿意彻底退场。”

 

 

图片

具身智能,迎来一场价值重估

 

具身智能,通常是指具备环境感知、逻辑推理及物理世界交互能力的“智能系统”,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则可视为这一系统的物理载体。

 

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但长期受限于传感器精度、算力成本等技术瓶颈,发展始终不温不火。直至近年大模型技术突破,才为具身智能的迭代升级提供了机会。

 

一位资深行业从业者表示,大模型技术能力直观体现在产品上,会让机器人更智能、动作更灵活,拥有更强的运动控制能力。

 

这种技术升级在蛇年央视春晚首次引起广泛关注。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与舞者同台表演,不仅流畅完成甩手绢、扭秧歌等复杂动作,还根据舞蹈节奏调整姿态,展现出类似人类的互动能力。这也是具身智能首次以“拟人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而这也成为投资圈的关键时刻。上述VC机构投资经理透露,自宇树科技凭借春晚表现引发关注后,部分具身智能项目的估值攀升。

 

图片

 

另一位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则提到,宇树科技引发的这轮行情,直接让其持续跟踪的一个具身智能项目估值翻倍“但实际上,这个项目的商业化路径并不清晰。”

 

受这股行业热潮推动,具身智能初创企业的融资节奏显著加快。其中,它石智航在成立仅50天之际,便拿到1.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成立未满半年的原力灵机,也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而成立约一年的千寻智能,更是顺利完成5.28亿元Pre A轮融资。

 

一些明星具身智能企业的估值在多轮融资中持续攀升。比如,成立于2023年的智元机器人,今年3月完成由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后,第三方调研机构评估其估值达150亿元,较上一轮融资时直接翻倍。

 

上述投资机构的投资人坦言,如今即便是初创阶段的具身智能项目,其投资门槛也已水涨船高,动辄数亿人民币的融资规模,早已超出中小投资机构的参与能力。

 

高资金门槛下,头部资本成为行业主导力量。据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高瓴创投、启明创投、红杉资本等顶级VC/PE机构,与京东、腾讯、美团龙珠、蚂蚁集团等互联网巨头战投部,以及宁德时代、联想、TCL创投等产业资本,正高频次现身具身智能投资赛道。

 

 

图片
豪赌技术拐点

 

在今年3月末的一次投资人交流中,朱啸虎直言不讳地指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仍不清晰。他还透露,某具身智能项目在B轮以3亿美元估值退出时,企业年营收仅800万美元,现金流缺口高达2700万美元。

 

这番言论在创投圈曾引发不少争议,但从当前具身智能的商业化进展来看,其观点却能显现出相对的合理性。一位资深从业者坦言,即便头部企业,眼下也尚未探索出可规模化变现的商业模式。

 

图片

 

从宇树科技来看,结合其官网披露,目前产品覆盖Go系列四足机器人、B系列工业版四足机器人、G/H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模块与软件(视觉、控制器)。

 

据天眼查信息,宇树科技中标项目主要面向高校、能源、医疗、消防等领域,其中科研类高校成为订单主力。例如,同济大学贡献了宇树公开中标项目中最大的订单金额,达825.66万元,采购内容是10个单价70万元的H1 2通用人形机器人。

 

上述投资人表示,宇树科技当下的客户结构反映的是具身智能技术在科研场景的集中落地,但也侧面反映其在消费级与工业级大规模应用上依旧存在滞后性。同时,他表示,宇树已实现批量交货,但赛道内多数玩家仍停留在研发阶段,能达到量产交付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

 

这与具身智能技术的阶段性瓶颈密切相关。“医疗、养老、零售、工业制造等领域都存在应用前景,但以当前的硬件性能和软件算法水平来看,行业发展注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他同时表示,对投资机构而言,这种情况反而存在新机会。“整机企业估值越来越高,机构可以将目光投向人形机器人的上游产业链。”

 

今年以来,的确有不少零部件公司拿到了融资。灵心巧手公司近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中金资本私募领投,蚂蚁集团等机构参投。智能传感器公司千觉机器人拿到了来自元禾原点、戈壁创投及小苗朗程的投资。

 

随着具身智能融资热潮延伸至上游产业,一位产业投资人称其现在投的其实不是当下的订单,而是赌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的临界点。“一旦突破,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都会重估。”

 

 

 

图片

从资本狂热到商业化大考

 

在具身智能掀起融资风暴之前,大模型创业曾是资本圈最炙手可热的赛道。2023年至2024年间,国内大模型领域上演“百模大战”。但仅仅一年时间过去,百模大战便进入偃旗息鼓阶段。国产大模型“六小虎”中,已有多家开始调整策略,进行转型。

 

具身智能的确复刻着大模型创业初期的资本狂热,它们有着相似的技术想象、相似的估值泡沫,以及尚未被验证的商业化谜题。

 

不过,在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活动仍然承压,投资机构出手愈发谨慎,投资次数和规模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投资人也在趋于冷静。

 

图片

 

5月中旬的一次公开场合上,SEEFUND无限基金管理合伙人马麟指出,2025年,具身智能创业最重要的是PMF(产品市场匹配度),要有现金流、有收入,“哪怕没转正,至少证明市场对你的接受度”。

 

前不久,松延动力因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的出色表现,迅速成为人形机器人创业赛道的焦点。据松延动力创始人兼董事长姜哲源透露,“北京机器人马拉松比赛结束后的一个月内,我们就拿到了1000台以上订单,截至目前,累计订单量已突破2000台,总合同金额超1亿元。”

 

与此同时,银河通用的人形机器人也在北京进驻7家无人药店,24小时由人形机器人完成药品拣取并对接骑手。

 

与大模型构建估值的逻辑相似,具身智能的投资正在从团队、技术转向交付。“这其实表明资本已经开始关注技术在细分场景的落地能力”一位上述从业者称。

 

对此,一位投资人也表示,今年是机器人交付元年,具身机器人企业达到千台交付量后,场景需求将不再局限于展览展示等简单操作。“到时企业就需要聚集签约方与用户共同探讨需求、成本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谁能快速且稳定交付、保证质量、降低价格,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位尚未入局具身智能的机构投资人表示,眼下具身智能已度过概念红利期,投资会更加谨慎。在他看来,参照智能驾驶的行业周期,以及大模型从参数竞赛转向场景的发展轨迹,下一轮投资窗口期可能出现在量产阶段“那时才能筛选出真正能打通技术和场景的优质标的。”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Tech星球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Tech星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