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小米智造基金入股国华智能,后者注册资本增至 1047 万元,标志着小米在“人-车-家”全场景战略中补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短板。

摘要

专注高端谐波减速器,已攻克柔轮表面改性、共轭啮合两大关键技术,目标实现 35% 机器人整机成本环节的国产替代。

自研 CyberOne/CyberDog 示范 + 基金/订单撬动供应链降本,把当年“米家生态链”复制到具身智能,提前押注 2025-2027 量产元年。

2024 年内资销量已占国内过半,营收占比 57%,高端仍由外资主导,中低端国产加速替代,国华等公司正借人形机器人需求弯道超车。

小米智造基金 100 亿元弹药已投 61 个项目,覆盖传感器、传动、系统方案,形成“零部件-整机-场景”全链条布局,为后续海量出货摊平研发成本。

在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备受资本青睐的同时,核心部件研发商也引来巨头押注。

近日,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华智能)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北京小米智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935.22万人民币增至约1047.45万人民币。

公开信息显示,国华智能成立于2021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广,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制造产业上游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与智能制造产业下游系统集成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研发高精度、高扭矩、低温升、低音高精密机器人关节谐波减速器,旨在实现高端谐波减速器产品的国产化。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现由王广、齐鲁前海(青岛)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金杨股份及上述新增股东等共同持股。

1  
 
小米智造基金入股

成立至今,国华智能历经6次融资,投资方包括前海母基金、金杨股份等。

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显示,2023年7月,小米智造基金扩大LP阵营后,基金规模达到100亿元,由雷军亲自担任新基金投委会主席。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发生61笔投资动态,涉及汽车电子、电池材料、精密制造等领域。

近年来,小米智造基金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尤为广泛,涵盖了产业链多个环节,围绕“智能制造 + 具身智能”双主线,目前已披露投资项目多个,集中在传感器、精密传动、核心零部件与系统方案。

传感器领域,小米智造基金在今年5月参投坤维科技B轮,其主营六维力传感器,产能年标定能力由1.5万台/年翻倍至3万台/年,为小米人形机器人CyberOne提供力控核心部件。

在工业机器人企业领域,2023年,其以1.5亿元入股斯坦德机器人,后者是工业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适用于各种工业场景,主要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及RoboVerse系统;其也投资过小雨智造,后者掌握 “一脑多形” 具身智能系统,已获重工业企业百台焊接机器人订单,有望为小米汽车工厂柔性制造场景赋能。

此外,小米智造基金还通过战略配售布局相关产业链,在金杨股份 IPO 时对其进行战略配售,占股 2.51%。因金杨股份参股国华智能,能借此间接整合供应链资源。

关于小米为何大力布局机器人产业链,一位具身智能领域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 “手机+汽车+AIoT”之后,机器人是小米必须拿下的下一个生态入口。2025-2027 被业内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小米必须提前占位;

而在生态闭环方面,雷军提出“人-车-家”全场景战略,机器人是唯一能够把手机、汽车、智能家居三大终端串起来的“超级终端”。CyberOne、CyberDog 等本体一旦成熟,就能像当年的米家插座一样,迅速复制到海量生态链产品;

“小米把手机‘性价比+生态链‘打法复制到机器人赛道,先以自研本体做标杆,再用投资与订单把核心零部件价格打下来,最终用米家量级出货摊平研发成本,形成别人跟不起的价格壁垒。”该投资人总结。

2  
 
精密减速器市场国产加速替代

国华智能创始人王广于2014年进入北京工业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聚焦谐波减速器方向。

2021年,他正式创办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落户青岛,完成首条高端产线搭建。

国华智能专注于精密谐波减速器、传动及伺服驱控系统。据了解,其攻克了谐波减速器柔轮表面改性和共轭啮合协调优化设计两大关键技术,为关节模组的“卡脖子”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被称为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其中减速器是研发难度最大、成本比例最高的部件之一,约占机器人整机成本的35%。

精密减速器主要包括谐波、RV和精密行星减速器三种,其中谐波减速器体积小巧,主要用于腕部、手部和小臂等执行机构的末端位置,使机器人能够更精确更灵活地模拟人类的动作。

智元远征A1、宇树G1、优必选WalkerX等国产人形机器人本体设计中也使用了精密行星或谐波减速器。

目前,国内深耕人形机器人+减速器概念的核心公司包括昊志机电、五洲新春、绿的谐波、中大力德等。

上述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近年来,下游工业机器人、半导体设备、机床等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精密减速器市场呈现出“高端由外资主导、中低端由国产加速替代”的竞争格局。2024年内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已超一半,营收占比为57%。目前,国产减速器多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中的简单搬运、上下料等场景,单价相对较低。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创投日报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创投日报。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01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01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6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