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中国短剧在全球市场迅速崛起,尽管面临文化差异和伦理挑战(如中东曾因伦理问题叫停某些剧集),但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北美市场付费率高达50%,远超国内,且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也表现出色。短剧凭借“爽剧”模式吸引了北美主妇和中东土豪等群体。

摘要
 
尽管80%的出海项目仍在亏损,但资本仍在大量涌入。各地区盈利模式呈现分化:北美和日韩依赖付费模式,东南亚走广告路线,而南美和中东市场尚处于培育期。AI技术的应用也在加速,数字人主演的短剧因无国籍争议而受到关注。
 
中国短剧的成功归功于成熟的网文IP改编体系和竖屏叙事经验。中国有超过2000万网文作者,每年产出30万部作品,为短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超越电影票房,且未来三年有望突破千亿。此外,短剧精准满足了全球打工人的精神需求,成为“精神按摩器”。
 
行业面临文化差异、内容同质化、过度依赖数据等问题。部分短剧因缺乏原创性和忽视文化差异而受到批评。然而,短剧也为从业者创造了大量机会,如南加大的华人留学生和国内广告行业失业人员受益。好莱坞也开始关注中国短剧,甚至有资深选角导演寻求参与短剧制作。
 
短剧行业正在创造新的娱乐生态,如洛杉矶的短剧公司和承制方数量不断增加,薪酬大幅上涨。中东市场被视为未开垦的富矿,具有高付费意愿和庞大的女性市场潜力。行业从业者呼吁注重内容创新和本土化,避免过度依赖“霸总”题材。未来,短剧有望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张,甚至可能催生中东版“奈飞”。
 
但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北美市场偏爱豪门恩怨,拉美热衷不伦恋,中东追捧家族复仇,文化差异导致阿联酋曾叫停不合伦理的剧集。虽然80%出海项目仍在亏损,但资本依然疯狂涌入,各地区盈利模式已现分化:北美日韩靠付费,东南亚走广告,南美中东尚在培育期。
 

当传统影视秩序被颠覆,一个由爽点和热钱浇筑的新娱乐时代正加速到来手握奥斯卡的好莱坞开始注意中国短剧凤凰网《风暴眼》独家对话四位横跨中美的短剧操盘手,揭秘这场从质疑到拥抱、从模仿到引领的文化逆袭。他们的回答或许解了好莱坞困惑:为何金砖铺不成的路,被中国人用网文走通了?

 

图片

中国短剧出海作品,受访者供图

 50%付费率是国内的5倍 
 中国爽剧让白人大妈直呼上头 

—— 徐岳  影视行业从业12年,某头部中国短剧项目投资人

 

在北美市场早期阶段,我们发现美国白人大妈的付费率高达50%,是国内的5倍。这个惊人的数据让徐岳意识到,中国短剧正在掀起一场全球性的娱乐风暴。

 

回忆起行业变迁,徐岳感慨万千:2014-2016年是电影行业的黄金时代,那时候酒桌上谈笑间就能敲定上亿的投资。但2018年的税务风暴等多重因素让行业急转直下。转折出现在2020年,当时短剧试水阶段还无人问津,而如今券商电话会都有300人专门来研究短剧的商业逻辑

 

谈到爆款短剧的收益,徐岳如数家珍:我们做过一部叫《花花公子的替嫁娇妻》的短剧,成本仅17万美元,但充值收入达到200万美元。改编自国内顶级玄幻IP的短剧,单月充值可达7000万。”据他透露,国内短剧平台高峰期时,单月充值金额接近1亿元。 

 

图片

中国短剧出海作品|图源:受访者供图

 

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徐岳特别提到:在中东的阿联酋市场,单日充值就能达到4-5万美元。北美主妇、中东土豪,都在沉迷中国制造的爽剧模式。不过他也指出本土化挑战:北美观众喜欢豪门恩怨,拉美偏好不伦恋,中东则追捧家族复仇。我们在阿联酋就遇到过有平台因伦理问题被叫停的情况。

 

为何中国短剧会在全球掀起风暴?徐岳分析道:这要归功于中国成熟的网文IP改编体系和竖屏叙事经验。中国有超过2000万网文作者,每年产出30万部作品,为短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超越电影票房(425亿元)。徐岳预测:未来三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千亿指日可待,而全球市场更是一个潜在的千亿美金赛道。

 

为应对风险,行业加速AI应用,因为数字人主演无国籍争议,徐岳所在的公司也做好了提前布局。据徐岳介绍:AI短剧成本可以压到传统真人短剧的1/3,约5-6万美元一部。虽然目前80%的出海项目仍在亏损,但高周转特性仍然吸引着大量资本涌入。目前,盈利模式也呈现分化:北美、日韩依赖付费,东南亚走广告路线,而南美、中东尚处培育期。

 

在徐岳看来,短剧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是因为它“用跨越阶层的白日梦精准狙击了观众痛点,成为全球打工人的精神按摩器”。但他也坦言行业面临的挑战:“虽然美国关税战没直接影响数字服务,但TikTok事件让整个行业都绷紧了神经。”

 

最让徐岳感慨的是行业地位的转变:十年前,我们只能仰望好莱坞。如今在洛杉矶,我遇到过一位曾参与《教父》影片拍摄的资深选角导演他低声问我能给我一份长期工作吗?这样的场景,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徐岳注意到,这个新兴行业正在创造大量机会:南加大的华人留学生靠参与短剧制作收入翻倍,国内广告行业失业人员也因此受益。虽然海外市场比国内晚了一年才迎来短剧热潮,但增长势头更为迅猛。

 

10年前中国电影市场还被好莱坞碾压,如今短剧出海就像一场降维打击徐岳认为,这不仅是一场商业模式的胜利,更是一次文化话语权的转移。娱乐产业的未来,或许不再由好莱坞定义。一个新的娱乐帝国正在崛起。

 “我也曾质疑过短剧‘low’ 
 但它不仅不灭,还全球扩张” 
—— 若水: 编剧、制片人,某影视公司总经理,在美从事海外影视的开发与制作,参与制片与影视投资业务多年
 

作为从传统影视转型的从业者,若水坦言自己也曾对短剧抱有偏见。“十几年的专业训练让我一度专注于将中国内容改编成美剧,走传统好莱坞路线。”她回忆道,“两年前短剧爆发时,行业迅速分裂:传统派嫌它‘low’,新媒体派嫌我们‘不懂产品思维’。”

 

但市场给出了答案。短剧不仅不灭,还全球扩张,更成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内容刚需。若水称,北美观众的生活习惯与中国截然不同,他们部分人群还在用支票支付、周末注重家庭聚会、很少刷手机。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群体:在短视频中长大的Z世代,其碎片化的注意力恰好匹配短剧形式。就像手游革新游戏业,短剧正重塑影视产业格局。

 

然而,繁荣背后行业陷入“数据陷阱”。最让若水痛心的是,平台只认“霸总+狼人”的爆款公式,编剧被要求加入狗血桥段,导致内容严重同质化。连出海短剧也陷入“什么火拍什么”的怪圈。她也曾提议尝试悬疑、职场等多元类型,但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数据证明能成功,为什么要冒险?”

 

图片

美国好莱坞|图源:网络

 

作为文化从业者,若水坦言有的短剧太low了。为了证明短剧可以既爽感又精品,她的团队(成员多为传统影视人)顶住压力,拍了一部不一样的短剧,采用电影级叙事,拒绝浮夸套路,很多平台以“不够俗套没人看”为由不敢尝试。但北美男频短剧的兴起证明,观众渴望的是多样化、有品质的内容。在她看来,短剧完全可以像《大小谎言》《犯罪现场》那样,既保持娱乐性又具备艺术质感。

 

中国短剧公司对市场敏感,成本控制强,付费模式创新,类似手游的“氪金”机制。局限在于过度依赖数据,缺乏原创性。“有的中国短剧公司要求演员必须‘美式口音’‘白人主演’,但土耳其公司用本土演员+口音反而火了。想长久发展,光靠现在这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肯定不行。得拍更多类型的剧,比如悬疑、科幻这些,还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向好莱坞学习类型化叙事,而非闭门造车。”若水如此分析。

 

令若水感到有趣的是行业格局的变化:“曾经对中国短剧嗤之以鼻的好莱坞,如今也开始跟进。而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公司已经全力投入。”更让她振奋的是,“《山海经》等中国传统文化IP,正通过短剧走向世界。”

 

“短剧不会取代长剧,就像手游取代不了端游。”若水总结道,“但它证明了一个真理:观众永远需要爽感。如何让这种变得更高级,才是我们内容从业者真正的挑战。

 拍戏就像打仗 

 10个短剧剧组同时开机 

 三线演员日薪暴涨7倍 

—— Taige 编剧、导演,中国童星,在美10年参与短剧拍摄10部,作品多次入围国际影展并获得荣誉

 

在洛杉矶片场,Taige时常会想起十多年前在国内做童星的日子。从与洪金宝、黄晓明、林心如等明星合作的小演员,到如今在洛杉矶执导中国短剧,命运的转折比剧本更戏剧化。

 

图片

Taige作为童星与洪金宝、黄晓明、林心如、马景涛、马苏、叶童、郑则仕、郭冬临、张卫健等多位国内影星合作出演电视剧和电影作品|图源:受访者供图

 

2023年那场为抵制AI入侵、持续100多天的大罢工,成为好莱坞历史上最凛冽的寒冬。Taige亲眼见证影视城变成“鬼城”,洛杉矶电影学院应届生失业率突破60%,半数从业者被迫转行。Taige告诉凤凰网《风暴眼》,就在传统影视业崩塌的裂缝中,中国短剧像沙漠绿洲般野蛮生长,不仅养活了大批失业影视人,更重塑了北美娱乐生态。作为2024届毕业生,Taige意外成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

 

现在的洛杉矶正上演现实版“好莱坞剧本”。Taige描述道:10个剧组同时开机,美国演员一年参演40多部中国剧,三线演员日薪从200美元飙升至1500美元。最疯狂时,二十多个剧组曾在同一个停车场拍相似题材,不同平台的“霸总”经常撞衫。中资平台的崛起让印度FMT重金挖角网飞制片,连华纳都悄悄开放音乐版权试水。

 

拍摄现场永远像打仗一样紧张。Taige介绍,8天拍完100页剧本(相当于一部电影时长),每条最多拍3遍。他回忆第一次救场黑帮短剧时,把“纸枪威胁”戏压缩成3秒多特写,结果播放量瞬间破百万。“导演必须精准掌控每个镜头。比如霸总出场要采用慢动作多机位,像拍韩剧那样精心设计。压力最大时,经常连轴转18场戏,生病成了家常便饭。

 

现在想来真魔幻,这些让美国大妈们熬夜追更的“霸总文学”,竟成了好莱坞罢工潮里的诺亚方舟,意外击中了北美市场的情感缺口。Taige分析认为,美国观众骨子里本就流淌着肥皂剧基因,中国团队用竖屏快节奏+逆袭爽感,精准填补了传统电视台式微后的内容真空,尤其俘获了中年主妇和少数族裔女性。

 

目前,这场短剧热潮正在好莱坞形成新的产业生态。苹果商店娱乐榜前列已被中资短剧APP占领,高投放成本促使许多入局者从平台转向内容制作。据Taige观察,洛杉矶已有20-30家短剧公司设立办公室,承制方更是不计其数。

 

图片

Taige参与短剧拍摄现场,受访者供图

 

图片

中资短剧APP跻身苹果商店娱乐榜前列|图源:受访者供图

 

行业爆发最直接的体现是薪酬涨幅。Taige身边一位导演朋友仅拍中国短剧一年就赚够美国房产首付。据Taige介绍,新手导演酬劳从4000美金飙升至7500美金,爆款导演轻松破万。曾经被好莱坞鄙视的短剧,如今让三线演员抢破头。有籍籍无名的演员靠一部剧赚2万美元,去东南亚开粉丝见面会。

 

“现在连导演公会成员都开始接活,毕竟在算法统治的时代,流量才是新的奥斯卡。这碗‘快餐’或许不够精致,但它让无数追梦人吃上了饱饭。就像短剧里那些小人物,终会等到逆袭的转场。”Taige称。

 人均GDP超1.5万美元 

 中东是片未开垦的短剧富矿 

—— 亓仲:某短剧平台负责人、参与短剧三四十部、专注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023年,当中东市场进入亓仲的视野时,这片被称作“内容荒漠”的区域正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亓仲兴奋地表示,“这里主要指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家,4.9亿人口、人均GDP超1.5万美元的市场基础,与严重的内容供给不足形成强烈反差。”

 

在参与过三四十部欧美、日本、印尼的短剧项目后,亓仲发现中东市场的独特魅力。这里仅有少量的类似腾讯、爱奇艺式的长视频平台,却有着全球较高的付费意愿。他特别指出,“随着女性市场的开放,文化消费市场会进一步拓展。她们蒙着面纱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的,是一个价值巨大的新兴市场。

 

亓仲分享了他的市场观察:短剧的快节奏+强情绪特性,完美契合当地女性碎片化的时间。我们在拍摄实践中摸索出独特的沙漠法则:皇室车队、骆驼商队等元素能让完播率飙升,男性向商战剧的付费率甚至超过传统甜宠剧。

 

图片

 

不过,亓仲也提醒从业者注意本土化挑战:“中东人文环境复杂多样,国家众多。在沙特拍街景需要提前申请,欧美那套加班文化完全行不通,必须严格按合同执行。”他特别强调内容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仍被‘霸总’题材垄断,沙漠冒险、家族商战等潜力题材几乎无人开发。”

 

对于市场前景,亓仲持乐观态度:这个市场正在经历三级跳式发展,从单集付费到短剧+电商的复合模式,未来很可能孕育出中东版奈飞据他测算,直接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美金,若算上广告、IP衍生等产业链,整体规模将突破500-1000亿美金。

 

亓仲用形象的比喻总结他的市场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骆驼+水囊的策略。既要深谙沙漠文化,又要保持足够耐心。他深刻理解当地观众的心理:当中东观众为平民女主戴上权力项链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剧情,更是对自身文化认同的情感投射。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凤凰网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凤凰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