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庞若鸣离职,美国AI市场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2025年7月8日,有消息称,苹果基础模型团队(Apple Foundation Models,以下简称AFM)负责人庞若鸣被Meta以数千万美元的年薪挖走。当前,正值苹果推进大语言模型整合的关键时期,庞若鸣的离职,也被行业内视为苹果遭遇的一次严重人才流失事件,或对苹果的AI方向的战略布局构成重大打击。
据公开数据显示,庞若鸣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博士分别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后,庞若鸣选择加入了谷歌,担任工程师15年之久,期间参与并主导了多个核心项目。2021年,庞若鸣被苹果挖走,负责大语言模型的研发工作,并带领了100人左右规模的AFM团队。其团队开发的模型支撑了苹果今年6月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而在庞若鸣之前,Meta还在OpenAI疯狂挖人。据悉,华人AI研究员Yuanzhi Li最近就被Meta从OpenAI挖走。OpenAI推出的相关举措也侧面证实了这一点,为了应对这场“人才争夺战”,OpenAI官方表示“受到Meta挖走AI研究人员影响,公司决定提高部分员工的薪酬,同时可能会更激进地提升股票奖励”。
苹果和OpenAI,美国两大巨头公司的AI人才纷纷流向Meta,究竟为何?
近两年,Meta在AI领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24年1月,Meta CEO扎克伯格曾公开表示,公司将“长期投入AGI的研发”,目标是希望构建出“最强大的AI基础设施”。并在2024年Q1成立了GenAI事业部,由Meta首席产品官Chris Cox直接领导,旨在加速整合LLaMA、Emu等模型在Meta全平台的产品化落地,实现商业变现。
2024年Q3,为了减少对NVIDIA GPU的依赖,降低AI算力成本,优化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效率,Meta组建了AI芯片设计团队,期间还从苹果、谷歌挖走了芯片架构师。今年又招募了原英伟达的架构师,负责优化AI芯片的软件生态。
2025年,Meta仍在持续加码AI战略,围绕大模型迭代、产品落地、人才争夺和算力自主展开深度布局。引进了前DeepMind安全团队负责人,主导AI Alignment的研究,以防范AGI失控风险;还招进了特斯拉Autopilot的核心工程师,也是原OpenAI的研究员,负责多模态自动驾驶AI与元宇宙虚拟交通系统。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既体现了Meta在AI和AGI领域的战略野心,也反映出其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知。一方面,Meta开放的AI开源文化、长期主义的AGI愿景,或许与许多AI研究者的技术理想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其提供的数千万美元级的薪酬、以及充足的算力资源,更是直接击中了这些高端人才的痛点。
随着Meta不断吸纳行业精英,特别是像庞若鸣这样的关键人物的职位变动,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能力的迁移,还会产生一系列人员变动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影响着公司产品方向和研发节奏,改变着Meta与OpenAI、苹果、谷歌等对手的竞争态势。
同时,科技巨头之间的“人才争夺战”也必定会进一步加剧。更高的薪资、更优厚的股权激励、更具吸引力的研究自由度,将成为企业争夺AI顶尖人才的标配。
Meta能否凭借挖角人才在AI领域实现突破?苹果又该如何应对核心成员流失的挑战?这场由人才流动引发的“战争”,或将让美国的AI市场格局进行新一轮洗牌。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子墨
版权申明: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扬帆出海欢迎行业优质稿件投稿。扬帆出海为您提供中国互联网出海权威资讯,提升出海认知;对接全球企业合作资源,构建企业本地化壁垒;10万+出海从业者社群,帮助打通行业人脉。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