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创投微信小程序
更聚焦的出海投融资平台
精准高效领先的融资对接服务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2025 年前 5 个月具身智能融资 230 亿元、已超 2024 全年,美团+京东两家独占三成,直接把赛道从“概念”推向“量产前夜”。

摘要

 

美团:连投它石智航(世界模型+数据引擎)、星海图(精细化操作)、宇树(四足/人形明星)——核心是本地生活“提效降本”。京东:同日扫货千寻(VLA 大模型)、逐际动力(全尺寸人形量产)、众擎(10 万元以内整机)——直指仓储、物流、零售端的大规模落地。

 
顶尖学术/产业背景(华为 ADS、清华教授)、已在餐饮/仓储/家庭场景跑通 Demo,且成本逼近商业化临界点是共同标签。

 
美团:把机器人当“无人配送员”“餐厅传菜员”,继续加固本地生活护城河。京东:借机器人把 100 亿件年配送量的分拣、搬运人力成本打下来;同时 JoyInside 平台把机器人直接变成货架上的“新 SKU”,618 具身智能销售额同比 17 倍。

 
行业过热争议下,巨头资金正在把“技术验证期”压缩成“量产验证期”。谁能先做出低成本、高可靠、可批量部署的机器人,谁就可能在下一轮洗牌中复制“iPhone 时刻”。

 

美团创始人王兴早有预判,早在2021年就将机器人列为核心投资方向,今年7月他接连拿下它石智航、星海图的领投;京东则在7月21日一天扫货三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包括备受关注的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以及众擎机器人。

 

可能谁也没料到,是两家电商巨头把具身智能抬向了第二波高潮。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领域融资额已突破23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而美团、京东的投资额占比超三成,成为推动行业爆发的关键力量。

 

 

投具身智能

京东美团从“试水”到“重仓”

 

美团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布局可以说是“精准而密集”。

 

其中领投的它石智航成立仅5个月就连获两轮融资,拿下2.42亿美元,创下行业纪录。另一重点标的星海图,半年内完成两轮战略融资,合计超1亿美元,均由美团龙珠领投。

 

当然,这不是美团在具身智能赛道第一年撒钱了。

 

早在2024年2月份,王兴领导的美团战投参与了宇树科技的B2轮总计10亿元的融资。同年9月,美团龙珠又二次参投宇树科技,助力其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如今宇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了,几乎成为了具身智能的“代名词”。

 

从2023年至今,美团累计出手8次,共投了7家具身智能公司,彰显其野心。

 

而美团之外,“老冤家”京东动作频频。

 

京东以一天内完成三家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投资宣告入场,分别是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以及众擎机器人。

 

其中,京东领投千寻智能完成6亿元PreA+轮融资,逐际动力由京东战略领投完成新一轮融资,在此基础上,双方也将在零售、物流和服务等领域继续深化合作。另外的众擎机器人也已完成两轮融资,其中A1轮融资由京东领投。

 

图片

(千寻智能展示其人形机器人)

 

京东回应表示:京东高度重视包括具身智能、大模型在内的技术热点,聚焦供应链场景,推动创新应用。京东持续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投资等方式来构建技术创新生态,让技术为产业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半年内完成4笔重点投资,京东和美团就这样,又又又又“杀”进了同一片战场。

 

 

被巨头选中的“硬实力”在哪?

 

今年2月刚诞生的它石智航,仅用5个月就刷新了具身智能领域天使轮融资的纪录。这家连产品都还没公开的 “初生者”,能拿到美团领投的大额资金,背后的 “王牌战队”功不可没。

 

掌舵人陈亦伦是妥妥的行业顶流,曾一手主导华为 ADS 1.0算法全栈设计,还成功把技术推向市场。他带领团队打造的 AWE - AI World Engine 世界模型,构建出 Human - Centric 具身数据引擎,能快速搞定真实世界里的具身数据。而美团在本地生活赛道布局广泛,配送、仓储、到店等场景里藏着海量复杂数据,正好需要这样的能力来给业务 “智能化提速”。

 

星海图靠的是实打实的场景落地功夫。

 

图片

(星海图机器人概念图)

 

他们研发的机器人已经能稳稳完成餐厅传菜、超市理货这类精细活;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双臂机器人 RE 更是以85% 的成功率拿下复杂分解任务。这些对美团的外卖、到店业务来说堪称 “及时雨”,提效又降本。

而京东的投资动作藏着更深的算盘。

 

千寻智能的创始人韩峰涛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老兵,联合创始人高阳是清华教授,产业实战积淀与顶尖学术视野的双重加持,让其在技术突破上后劲十足。它的“杀手锏”VLA 大模型 Spirit v1,以及搭载这个模型的人形机器人 Moz1,京东投资它,相当于请来了 “大脑指挥官”,来搞定各种复杂任务。

 

在运动智能领域实力突出的逐际动力,专攻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双足机器人,最厉害的是能让机器人移动得又稳又灵活,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已经准备好量产。这笔投资之后,机器人可能会出现在京东的仓库里、配送路上,并且稳稳当当移动。

 

图片

(逐际动力人形机器人展示上楼梯)

 

而投资众擎,京东是为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扫清障碍 —— 只有成本降下来,前沿技术才能真正产业化。众擎机器人研发的 SE01人形机器人,成本压到了10万元以内。众擎也表示,拿到融资后,会加快批量生产和交付,壮大生产团队,同时投入更多精力搞技术研发。

 

图片

众擎机器人演示现场)

 

 

不只是工具

更是电商巨头的 “新基建”

 

早在2017年举办的一场行业峰会上,王兴就提出过著名的“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那时他在发言中提到:未来会利用无人驾驶技术和机器人来完成配送。

 

梳理美团近年的投资轨迹来看,2021年,其全年完成16笔投资,其中5笔投向硬科技领域;到2022年,硬科技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已提升至64%;进入2023年,美团龙珠共进行9笔投资,其中8笔均聚焦于硬科技项目。

 

投硬科技项目已经逐渐成为美团投资的核心。这也很好解释——从人力到智能机器,“提效降本”是加固美团本地生活业务竞争力的核心。

 

那么京东的痛点又是什么?其一,靠物流发家的京东,人力成本与规模扩张的矛盾已到临界点。年100亿件的配送量,让仓储分拣环节的人力效率逼近天花板,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试点数据显示,其在仓储分拣场景的效率是人工的2.3倍,连续作业时长突破72小时,“用机器替代重复劳动”成为降本增效必然选择。

 

其二,是直接与电商业务融合。网易科技曾独家获悉,京东继续深入布局具身智能版图,多个团队正沿不同路线探索落地可能性。其中,京东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是主线,该品牌已经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JoyInside由京东大模型支持,提供机器人与消费者的互动能力,聚焦于“一人一狗一玩具”。

 

据透露,最近一家非常火爆的AI潮玩,也即将接入JoyInside能力,在京东独家开售。截至目前,与JoyInside达成合作的企业包括家庭陪伴场景的魔法原子MagicDog Pro四足机器狗、NIA-F01人形机器人、“璇玑”蛋形机器人;儿童早教场景的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企业应用场景的众擎PM01京东JoyInside机器人,以及云深处、folotoy、萤石、文曲星等。

 

公开数据显示,从5月13日晚8点到6月18日24点,京东平台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步增长17倍。与此同时,京东618期间,植入JoyInside能力的商汤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在京东平台销量同比增长171%。

 

 

巨头“All in ”机器人

成败几何?

 

具身智能从来不是一个新的赛道,但过去一年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有赞誉、有掌声,也有质疑。甚至有投资人高喊,具身智能赛道已经过热。

 

图片

(中国信通院具身智能报告,具身智能发展阶段阐述)

 

而不论怎样,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他可能会于火爆之后陷入沉寂,也很可能迎来自己的“iPhone”时刻。美团和京东等战略资本的入局,或许正在加速这一切的到来。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网易科技

版权申明:文章来源于网易科技。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扬帆出海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扬帆出海官方立场。因本文所引起的纠纷和损失扬帆出海均不承担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若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请前往扬帆出海小程序完成个人认证
认证通过后即可申请入驻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扫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小助手
微信号:yfch24
APP
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扬帆出海APP
扬帆出海APP
微信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关注扬帆出海
专注服务互联网出海!
出海人
社群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与10万+出海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