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leteInfo?'请完善个人信息':''}}
AI评估年龄,谷歌自动开启未成年保护。
7月30日,谷歌宣布计划未来几周内,率先在美国向小部分用户推出“年龄验证”功能,待观察运行情况后,再考虑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谷歌表示,对于被系统识别出的18岁以下用户,将自动启用现有的增强保护措施。其中包括:
1、谷歌旗下YouTube平台将开启数字健康功能,例如休息提醒、就寝提醒等,并在内容推荐中设置保护机制,限制某些内容的重复观看;
2、禁用谷歌地图中的“时间线”功能,防止未成年人位置信息被记录;
3、禁用个性化广告,并限制年龄敏感类别的广告展示;
4、阻止被识别的未成年用户下载Google Play商店中“仅限成人”使用的应用。
此前,就有消息称YouTube将以AI方式判断用户是否已经成年,避免其观看不合适的内容。近日,这项AI功能细节内容有所明确,具体表现为:无论手动填写的年龄是什么,YouTube的AI检测都会对账号进行审核,基于用户视频搜索历史、观看内容类型以及账号使用时长等多维度数据进行年龄评估。
一旦AI判定用户为未成年人,将自动为其启用专为未成年设计的标准保护机制,并将强制实施多项保护措施,例如推送休息提醒、加强隐私保护提示,限制潜在不良内容推荐等。另外,当未成年用户上传视频或发表评论时,也会收到平台的隐私提醒。
若用户认为AI判断有误,则可通过上传有效身份证件、完成信用卡验证或提供实时自拍照片进行人工核验。
同时,YouTube表示,AI年龄评估功能上线后,部分内容创作者可能会观察到未成年观众数量产生波动,这可能对其广告收益产生一定影响。但平台强调,这一调整“给大多数创作者带来的冲击有限”。
如今,谷歌正逐步将原本应用于YouTube的年龄验证机制拓展至旗下更多核心平台,包括谷歌地图、Google Play商店等,来构建更全面的未成年人数字防护体系。虽然此举强化了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防护,但也给谷歌平台开发者带来了新的商业挑战。
特别是对于依赖于广告收入的开发者而言,这一变化或将产生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在Google Play商店中,年龄验证系统会自动屏蔽未成年人下载标注为“仅限成人”的应用,这将直接影响不少特定类别应用的下载量。另一方面,谷歌广告系统对未成年用户实施的“非个性化广告投放”政策,可能导致娱乐、社交等类别应用的广告填充率和互动率出现下滑。
面对这一趋势,开发者也需要主动调整商业模式来适应新变化。例如,开发更多适合全年龄段的内容,避免过度依赖未成年人市场;尝试订阅制、会员服务等变现方式,减少对广告收入的单一依赖。更为重要的是,开发者需加强用户审核,引入更严格的实名认证或第三方年龄验证机制,确保未成年人的使用安全。
总的来说,谷歌此次在美国小范围推出年龄验证功能,也被视为对当地日益严格的儿童网络安全监管的回应。这项措施在初期测试后,是否会进一步拓展至欧洲、亚洲等更多区域市场,苹果等其它平台是否也会跟进推出类似的年龄限制政策,以应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监管趋势,都是市场值得关注的焦点。
原文链接:点击前往 >
文章作者:子墨
版权申明: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扬帆出海欢迎行业优质稿件投稿。扬帆出海为您提供中国互联网出海权威资讯,提升出海认知;对接全球企业合作资源,构建企业本地化壁垒;10万+出海从业者社群,帮助打通行业人脉。 更多资讯关注扬帆出海官网:https://www.yfchuhai.com/
{{likeNu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